水飞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者网购论文被骗揭出几处暗疮1q3d4l2z [复制链接]

1#

学者“购论文”被骗揭出几处暗疮


一名自称“工业管理”专业的湖南籍成人自考生,利用境外服务器自建“英文国际论文”,一年内在全国收取50多人“代写代发”论文费约200万元。被骗者竟然很多是国内科研机构研究员、大学副教授、讲师或医生。(5月21日《中国青年报》) 从制作页、在论坛发布广告、冒充客服、拟订合同电邮给受害人,到从上寻找素材拼凑论文,并指使受害人打款……表面上看,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但只需细细推敲,便能察觉其中端倪。事实上,就连编造谎言的骗子本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谎言,更何况那些顶着高学历帽子的学者? 事实却是,上当者竟达50多人,这一结果不由让人感到诧异。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和案情的披露,此事隐藏的多处暗疮,已然被暴露在阳光下。首先,从学者“购论文”的行为和动机来说,某种程度上暴露了当前学术环境浮躁的现状,为了达到评上职称的目的,一些人怀抱侥幸心理,不惜采取买卖论文的方式。 可以说,学者“购论文”被骗并不值得同情,但值得关注的是,为何会有如此多人趋之若鹜?究其根本,则源于职称考核制度过于依赖论文,而职称背后又往往附着诸多利益,比如职位待遇等等,正是基于利益的考虑,一些人才着急于评职称,并迅速堕入骗子设置的诸如“代写论文”、“代发论文”之类的陷阱。 其次,从案件处置来看,警方只能以“经济诈骗罪”进行立案,而如果是单纯的论文代写和买卖交易,虽然扰乱学术研究和教育秩序,却难以找到管理和清查依据,警方也很难立案。这一尴尬结局,无疑暴露出“论文买卖”现象背后法律和监管的双重缺位。 众所周知,“买卖论文”的行为有悖学术道德,严重违反科研、教学、职称评定等国家相关规定,但时至今日,仍没有专项治理明码标价论文买卖市场的法律法规出台,这使得“论文买卖”的监管处于空白,虽然舆论连年声讨,但其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持续升温。 简单的“论文买卖”骗局,竟然引致50多人争相上当受骗,相关管理部门有必要进行深刻反思。具体而言,一是要从根本上改革职称考核制度,破除过于依赖论文的传统做法,注重实际的学术能力和学术素养;二是要及时补上法律和监管的短板,强化对“论文买卖”行为的打击力度。(文/禹海君)


                                                     相关阅读/p>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