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白癜风怎么办 http://m.39.net/pf/a_7585947.html1药用部位
菊科植物水飞蓟的瘦果。
2别名
水飞雉、奶蓟、老鼠勒。
3植物形态
一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厘米,多分枝,光滑或被蛛丝状毛,有纵棱槽。叶互生,基部叶常平铺地面,呈莲座状,长椭圆状披针形,深或浅羽状分裂,缘齿有尖刺,长40~80厘米,宽10~30厘米,表面亮绿色,有乳白色斑纹,基部抱茎;中部、上部叶片渐小,上部叶披针形。
头状花序直径3~6厘米,单生枝顶,总苞宽球形,总苞片革质,顶端有长刺;管状花紫红色、淡红色或少有白色。瘦果长椭圆形,暗褐色或黑色。有纵条纹及白色斑纹;冠毛多数,白色,不等长,基部合生成环。花期5~6月,果期6~7月。
4产地分布
江苏、陕西、北京等地有引种栽培。
5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6药材性状
本品呈长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7毫米,宽2~3毫米。表面淡灰棕色至黑褐色,光滑,有细纵花纹。顶端钝圆,稍宽,有一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质坚硬。破开后可见子时2片,浅*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7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归肝经、胆经。
8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保肝、利胆,保脑,抗X射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药。
9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6~15克。常用提取物作各种制剂的原料。全草用于肿疡及丹*;果实及提取物用于肝脏病、脾脏病胆结石、*疸和慢性咳嗽。
10药理研究
实验证明:①水飞蓟宾对于多种肝脏*物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②水飞蓟宾、水飞蓟宁、水飞蓟亭都具有稳定细胞及细胞内生物膜的作用,是一类抗肝病*的活性物质。此外,水飞蓟醇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③水飞蓟宾能抑制甲醛引起的腹膜炎和免疫反应引起的大鼠多发性关节炎。④狗和大鼠静脉注射30毫克/千克的水飞蓟宾,可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减缓。⑤通过动物试验,未观察到水飞蓟有明显*性,也未发现副作用或对胚胎的*性反应。
11化学成分
全草含有*酮类及延胡索酸;种子主要含*酮醇类化合物,水飞蓟宾、异水飞蓟宾、脱氢水飞蓟宾、水飞蓟宁、水飞蓟亭、水飞蓟宾聚合物及肉桂酸、肉豆蔻酸、棕榈烯酸、花生酸等。
12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13配伍药方
慢性迁延性肝炎:配五味子,制蜜丸服用。
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面对病*,你需要这么做!
新型冠状病*肺炎,属于中医“温病”中“温疫”的范畴,即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严重的一类外感热病。今天我们来讲中医对这个病的看法。
壹
中医学对疫病的认识由来已久。疫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故历代医家对于疫病病因学的问题一直积极探索,进而据此认识和把握疫病发生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
《*帝内经》提出了五运六气异常致疫理论:“气候时令有未至而至、至而未至的太过和不及。”自然界气候出现异常变化,某气太过或被郁均不能发挥正常*令,从而导致人体发生相应的疾病。3年的SARS以及9年的甲型H1N1型流感流行时的五运六气条件均符合《*帝内经》中郁气待时暴发,后三年化疫理论。3年SARS发生之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预测疾病流行的研究”课题。
到了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疫病传播的季节:“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在这段话中,指出了时行瘟疫的流行原因是由于:在应该变暖的春天出现寒冷的气候,在大热的暑天反而天气凉爽,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却汗流浃背,在三九寒冬感受到了小阳春的温暖。比如年小寒当天,上海气温一度高达20摄氏度。
这些例子提醒我们:气候反常,疫病蠢蠢欲动。
贰
明末清初,出现了一位伟大中医,中国传染病第一人——吴又可。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认为瘟疫之因,为无形之“戾气”,从口鼻侵入人体,疫*有多种,各有“特适”性和“偏中”性,即不同病原体具有侵犯一定脏器的特异性,人或动物对某种病*也具有不同感受性。年吴又可的《温疫论》出版了,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书籍。他在书中把戾气侵入途径分为“自天受”(空气传染)和“传染受”(接触传染),既可形成流行之疫,也可出现散发之疫。
在古代中医学文献中,描述疫病常和“邪*”俩字一起出现。“邪*”有多重含义:邪*之名是强调其外感热病病因的*力和危害程度;同时也包含着区别一般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病病因之意。病邪亢盛,病情深重,病势多变。
百*不侵,只能提高自身战斗力。
提升战斗力方法可以大致分为加强装备和加紧训练两大类。
加强装备,也就是防护措施,包括开窗通风,不去公共场所溜达,把自己洗洗干净,带上防护性的口罩,乃至提前打疫苗等等。
加紧训练,这就关系到因人而异了。老人儿童和身体虚弱者,是最易感人群。这部分人的抵抗力不足。用兵一时,先要养兵千日,这个道理很朴实。如今兵临城下,箭在弦上,请问中医宝库里面有没有一件铠甲可以抵挡一阵的?
有!又没有!
有。比如玉屏风散:玉屏风散出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是益气固表的代表方。主治肺脾气虚,表卫不固证。
卫气,可以比作城兵,人体城兵的数量多寡,质量优劣,取决于脾胃之气的强弱。肺与免疫主要体现在卫气温养脏腑肌表皮毛,调节汗孔开合,就像巡逻的城兵抵御外邪。
从这个角度说,玉屏风散的确具有战袍的作用,可以御敌。
玉屏风散调节脾胃,增加免疫。我们在临床各科都能看到玉屏风散的身影,用它加减治疗有关免疫功能紊乱疾病效果显著。但是单用玉屏风散有局限性,不仅需要结合疾病辨证论治,有时也需要联合用药,才能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之前的SARS、甲流期间,有全民喝板蓝根的事情,有莲花清瘟口服液卖断货的情形,还有川贝枇杷膏在美国成为神药霸占亚马逊销售榜单。这些不是把中医中药神化,而是不分病因,不讲辨证,妖魔化中医中药。中医中药不是网红,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整体辨证。疗效容不得虚假,生命不需要炒作。
这段话想表达的是:没有百分之百的金刚不破铠甲!
叁
再来说个事。
建安二十二年,发生了一件重创中国文学史的事件。
“建安”是东汉末年献帝刘协的一个年号。东汉末,董卓乱后,*阀割据,群雄争霸。曹操占据邺城后,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如百川赴海,相继归附到曹氏周围。
这个文人集团,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七子,又被称为建安七子,他们是:孔融、王粲、阮瑀、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建起了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时期。“俊才云蒸,作家辈出”,各种文体得到发展,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金时代。
他们写征战之苦,述社会之乱,相互批评、磋商,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发展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建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建安七子中,孔融被杀于建安十三年(公元),阮瑀病逝于建安十七年(公元)。剩下的五人,依然和“三曹”在文学上积极互动,佳作频出。
然而,建安二十二年,五人全死了。
这五人去世的原因是:同一场瘟疫。
这场瘟疫在河南安徽一带吞噬了大批生命。曹操前线“兵士大疫”,下连队“巡视”的司马朗也染疫身亡。就连鲁肃也死于那年,猜测他也许在*中染上了瘟疫也未可知。
这件事告诉我们:生病主动隔离,带病不入人群!
如喜欢该文章,可长按下图,选择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