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手术“三代出贵族”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二十年前的夏天,我曾在瑞士日内瓦教过一个瑞士女孩Angelina学中文。Angelina在英国伦敦读大学,暑假返回日内瓦与家人团聚。相识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有些不解,这样一个端庄贵气、礼数周全的女孩,为何在日常花销上如此谨慎,节俭得甚至有些过分?
一个周末,我和她的十几位朋友应邀去参加她的家庭Party。她优雅地候在宅院门口迎接客人,身后那栋略带古堡风格的三层小别墅,在十几亩修葺整齐的绿地的映衬下显得有些矮小和老旧。连接这座普通民宅与远处高速公路的是一条弯曲而漫长的柏油马路,它隔开了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也连接着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
进入“古堡”,一眼就能看到楼梯间和过道的墙面上满满地挂着各种服饰和人物仪态的老旧图样。她告诉我,这些图样是她祖母的祖母传下来的,是她们言谈举止的礼仪规范。从她咿呀学语时,这些图样是她的启蒙读物,她的母亲就是她的第一位启蒙老师。而她母亲则从她外婆那里学会了这些“规矩”,将来她也会把这些东西继续传授给她的孩子。我问她,图上的很多服饰早都过时了,这样世代相传有什么意义呢?“气质”,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外在的东西永远都是变化的,再流行的东西也会有过时的那一天,唯有气质来自于数代的积淀和修炼,历久弥新。”后来,我才知道,她出身英国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岁月的变迁让他们失去了原有的财富与社会地位,但那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依旧令人动心。
“贵族”总有第一代,“土豪”们究竟该如何培养他们的后代呢?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言传身教,但这可能恰恰是他们最缺乏的。来看看西方的经验吧。
寄宿学校。将子女送入好的寄宿学校,不仅使他们远离父母的娇宠,也避免创业父母周遭环境的某些不良影响。在融入学校高尚教育的同时,摒弃原来生长环境中的功利心态和金钱至上主义。因为这些学校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传授和培养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成为个性发展、人格完整的独立个体。
周游世界。游历各国不仅是为了培养子女的开创和冒险精神,更是为了了解社会和自然,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周游,既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蜻蜓点水,需要文化知识方面的充分准备和深入实地的勘查了解,跟着兴趣指导老师和同游同学,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艺术陶冶。不懂得欣赏音乐、雕塑、绘画、舞蹈、戏剧、诗歌和文学作品的人绝对没有气质可言。你可以没有*治修养,但不能没有文学艺术修养。你也许会三缄其口,不与人争辩,但却要满腹经纶,深谙修辞辩术。比如前面提到的Angeli-na,当谈到历史、文学、地理或哲学方面的问题时,她俨然像资深教授,让人很难相信是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而在公众场合,她往往寡言少语,礼貌地聆听,却常有不凡之语,或机智,或幽默,或深刻。
参加社交。社交是提升礼仪素养的实践活动,但其最终目的还是提升心灵的优雅。因此,独处之时仍旧保持表里如一的风范很重要,这和儒家文化中“君子慎其独”的理念颇为相似。“慎独”是内在,礼仪则是内在的表现形式。国外的孩子都参加哪些社交活动呢?以英国为例,每年四月赛马,五月赏花,六月比球、高尔夫,七月划船赛艇,八月观画展,九月听音乐会、歌剧,十月看舞剧、话剧,不一而足。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进步,贵族的生活方式许多已不再延续,许多已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如2005年英国议会颁布法令,明文禁止已经风行了六百年的古老贵族运动“猎狐运动”。然而,“贵族精神”如今仍旧值得推崇:比如待人接物时谦恭礼让、优雅温和;面对荣耀或困难时淡定从容、沉着冷静;服务国家与公众的奉献意识和牺牲精神;热衷于一切修身养性之物,但却从不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中国古代所倡导的“温良恭俭让”与“仁义礼智信”刚好就是中国的君子风范,即北宋*治家欧阳修说的:“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潘杰客/文)(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