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是农药中用量最大、品种最多的一类药剂。杀虫剂的有怎样的发展史,有哪些分类及常用的杀虫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喷洒农药
年奥地利学生OthmarTseidler合成了DDT,年瑞士化学家PaulMüller发现了DDT的杀虫活性,并于年获诺贝尔医学奖。植物保护中DDT的时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后半期,之后进入有机磷(敌敌畏)和氨基甲酸酯(涕灭威)被广泛使用的时期。尽管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对环境有不利影响,但这些杀虫剂仍然是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年,丙烯菊酯合成后,以除虫菊酯为基础的第一代拟除虫菊酯出现,上市后很快受到欢迎。目前,拟除虫菊酯类占全球杀虫剂市场的17%。年,阿维菌素被默克公司商品化,取得了巨大成功。年第一个新烟碱杀虫剂吡虫啉上市,也是现在应用最普遍的杀虫剂,年,新烟碱杀虫剂占全球杀虫剂市场的份额为24%。年,杜邦氯虫苯甲酰胺上市,双酰胺类产品开始迈入领涨行列。
直至今天,研究者还在不停开发新的杀虫剂,仿生农药、昆虫行为调节剂包括信息素、拒食剂等,目标是高效、低毒、与环境相容性好杀虫剂。
禁用:因部分杀虫剂高毒,药效比较持久,且残留较多,已被禁用。我国明令禁止使用杀虫剂有26种,包括: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三氯杀螨醇、林丹、氟虫胺、硫丹、杀扑磷。
(一)新烟碱类杀虫剂
新烟碱类杀虫剂应用最普遍的杀虫剂,其具有高效、低度、广谱、选择毒性强和对环境安全等特点,是取代那些对哺乳动物高毒、有残留和环境问题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氯类杀虫剂的最佳品种之一。
其作用机理是其作为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与乙酰胆碱受体选择性结合,与昆虫乙酰胆碱产生竞争,阻断中枢神经正常传导,进而导致昆虫麻痹、死亡。
由于该类杀虫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与常规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其不仅具有高效、广谱及良好的根部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而且对哺乳动物毒性低。
很多烟碱类化合物对蜜蜂、蚯蚓都有很大毒性,使用时应避开。
1、吡虫啉商品名称:一遍净、蚜虱净、大功臣、康复多、必林等
吡虫啉是第一个上市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也是全球使用最频繁的杀虫剂。兼具触杀、胃毒和内吸;高效(一天即可有较高的防效,温度高杀虫效果好)、杀虫谱广、持效期长、对哺乳动物毒性低等特点。主要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粉虱、蓟马,易被作物吸收,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土壤处理。
2、啶虫脒商品名:七卡、比虫清、乙虫脒、力杀死、蚜克净、乐百农、赛特生、农家盼等
兼具触杀和胃毒,主要通过喷雾防治害虫,可以对付蔬菜、果树、马铃薯、烟草等作物上的蚜虫、叶蝉、粉虱、蚧壳虫和鳞翅目中的潜叶蛾、小食虫,以及鞘翅目中的天牛、蓟马等各类害虫。具有优良的杀卵、杀幼虫活性。既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以进行土壤处理。
在50-mg/L的浓度下,可有效地防治蚜虫,以mg/L浓度施药可防治潜叶蛾。缺点是受温度影响大,温度低效果差。啶虫脒不可与强碱性药液混用,为低毒杀虫剂,但对人、畜有毒,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3、烯啶虫胺商品名:吡虫胺
对害虫有内吸、渗透作用,无触杀,是日本继吡虫啉、啶虫咪之后开发的又一种新型产品。主要用来防治蚜虫、水稻飞虱等,速效性好,适宜的作物为水稻、蔬菜、果树和茶叶等。茎叶处理、土壤处理。
持效期短,抗性增大,高温下使用或多次使用(在每个作物周期使用次数不超过4次)容易发生药害。
4、噻虫嗪商品名:阿克泰、锐胜等
兼具触杀、胃毒、内吸,活性高、安全、杀虫谱广,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可有效防治稻类作物、甜菜、油菜、马铃薯、棉花、菜豆、果树、花生、向日葵、大豆、烟草和柑橘等的蚜虫、蓟马、叶蝉、飞虱类、粉虱、马铃薯甲虫、跳甲、线虫等害虫及对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以进行土壤处理。
(二)双酰胺类杀虫剂
双酰胺类杀虫剂是继新烟碱类杀虫剂之后,最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