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飞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慢乙肝治疗在临床实践中要面对哪些挑战来看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慢性乙型肝炎(CHB)仍是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就有约万例慢性乙肝病*(HBV)感染者,其中CHB患者万~万例,百姓苦乙肝久矣!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与我国“健康中国”计划,先后提出“到年消弭乙肝病*”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提高和规范临床CHB诊疗水平。

为了使广大临床工作者凝心聚力,学习、交流和分享临床CHB诊疗经验,由《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部主办、《国际肝病》编辑部承办,吉利德科学支持的“肝愈之道·立足疗效——慢乙肝临床经验分享大赛海选赛”,面向CHB治疗领域的专科医生开启临床经验分享大赛,从单个病例入手,讨论中国CHB患者的广泛性治疗、个性化治疗经验及患者预后情况。《国际肝病》特从第四到第六场海选赛30位医生分享的30个病例中,挑选3例各有侧重的精华病例,连同海选赛专家点评整理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病例1

一例经多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治疗的CHB病例分享王林法杭州医院感染科

病例介绍

患者蔡某,男,50岁,既往有CHB病史20余年,本次因“肾功能持续恶化”来院就诊。现病史:患者年因肝功能异常检查,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c(+),后分别使用拉米夫定(LAM)、恩替卡韦(ETV)、阿德福韦酯(AD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单药或联合方案进行抗病*治疗(方案调整经过详见表1),但病*载量控制不佳,且出现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年12月患者因肾功能持续恶化来院就诊,抗病*治疗方案为ETV0.5mg+TDFmgQD。患者除爱人患有“慢乙肝”外,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入院查体:心肺腹查体无特殊,除慢性肝病容外无其他阳性体征。表1.患者既往抗病*治疗史

辅助检查

血清学检测:HBsAgKIU/L、抗-HBs:0IU/L、HBeAg:COI、抗-HBe:18.4COI、抗-HBc:0.03COIHBV病*学检测:HBVDNA20IU/mL(低于检测下限)血液生化检查:ALT:46U/L、AST:26.3U/L、总胆红素:9.06μmol/L、血清白蛋白:44.64g/L、GGT:30U/L、ALP:75U/L、甲胎蛋白:2.81μg/L、尿素氮.17mmol/L、肌酐:99μmol/L、肌酐清除率:74ml·min-1·1.73m-2其它:血常规:白细胞6.75×/L、血红蛋白/L、血小板:×/L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见右肝囊肿、胆囊息肉、胆囊胆固醇结晶、左肾偏强回声团;腹部CT见肝多发囊性灶、左肾囊性灶、左肾小片脂肪密度影。

入院诊断

HBeAg阳性CHB

乙肝相关并发症:慢性肾功能不全(药物相关?)

治疗经过

患者先后使用多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治疗20余年,均应答不佳,HBeAg持续阳性且为高滴度,治疗过程中并发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进行性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持续下降。患者及家属迫切要求抗病*治疗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且肾功能不全有改善或尽量不要加重。考虑患者病情及治疗意愿,抗病*治疗在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的同时,还应选用肾脏安全性较好的药物,因此基于我国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的推荐,对当前已有慢性肾病的患者,换用肾脏安全性更好且不需调整剂量的丙酚替诺福韦(TAF)进行治疗,用量为25mgQD,并予阿魏酸哌嗪片、百令胶囊护肾治疗。患者调整抗病*治疗方案后,肝脏及生化指标、乙肝标志物、HBVDNA定量变化如表2所示,HBVDNA从年6月起再次转阴,HBeAg定量显著下降,eGFR明显上升。

病例分析

本例患者既往治疗史复杂,抗病*疗效整体不理想,存在CHB继续进展的可能,且可能由于治疗导致了肾功能不全,这一并发症同样有加重的可能性,因此换用TAF抗病*治疗有望实现一举两得,在强效抗病*的同时降低肾脏风险,最大程度改善患者临床获益。专家点评对于这例治疗史复杂、问题突出、目标明确的患者,换用TAF治疗成功实现了“一箭双雕”,兼顾了抗病*疗效和肾脏安全性,这种处理方法也有望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不过也需要结合每例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考量。

病例2

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救赎辛海光上海交通大医院感染科

病例介绍

患者张某,男,65岁,既往有CHB病史8年,本次因“乙肝肝硬化6年,行走不便2周”就诊。现病史:患者8年前诊断为CHB,未治疗。6年前本院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HBeAg(+);HBV?DNA??IU/ml,开始予ETV0.5mgQD抗病*,年时HBVDNAIU/ml,患者规律服药治疗,但此后未规律随访。-01-18患者因“腰痛”至外院就诊,查MRI提示“L1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信号异常”,活检提示“转移性癌”,AFP升高,HBVDNA3.54×IU/ml,予以L1骨水泥固定后,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史:糖尿病史20年,否认高血压病史。个人史: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既往长期饮酒史(白酒、*酒);吸烟40年。家族史:其母有乙肝史,无其他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及心肺腹查体无特殊,L1棘突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

血清学检测:HBsAg(+),HBeAg(+),抗-HBc(+)HBV病*学检测:HBVDNA7.07×IU/ml,耐药位点rtMV血液生化检查:ALT38U/L,AST44U/L,ALPIU/L,GGT90IU/L,TB29.7μmol/L,A37g/L,肾功能、电解质正常;凝血酶原时间13.1秒,Fg3.1g/L肿瘤标志物:AFPng/ml,AFP-L.3%;DCP67mAU/ml其它:甘油三酯0.76mmol/L,胆固醇3.25mmol/L,WBC5.85x/L,N78.1%,Hbg/L,PLTx/L。

腹部MR:肝右叶肝细胞癌(HCC),肝内多发子灶;门静脉右支癌栓;右侧肾上腺、腰椎L1转移;腹腔少量积液;肺部CT检查未见转移灶。

入院诊断

HCC伴门脉癌栓、胸椎及右肾上腺转移(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C期;中国肝癌分期/CNLC:IIIb期),ECOGPS3分;HBeAg阳性CHB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Child-PughA级)

治疗经过

患者已处于乙型肝炎肝硬化阶段,且既往抗病*治疗效果不佳,病*定量处于低病*血症范围(定义为HBVDNA在20-IU/mL),存在肝功能失代偿和HCC恶化的风险,HCC则已失去手术根治机会,转移瘤导致的L1腰椎塌陷造成神经压迫,严重影响活动能力,患者已基本无法直立行走,生活质量差。鉴于患者及家属抗肿瘤治疗愿望强烈,感染科确立了以下两条治疗目标,首先考虑及时调整抗病*治疗药物,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把HBVDNA降得越低越好。研究显示如患者达到完全病*学应答,肝脏相关死亡风险有望显著降低(见图1)[2],同时加强保肝治疗,提高肝脏储备功能,为后续抗HCC的系统性治疗提供坚实基础;多学科诊疗(MDT)则建议采用靶向联合免疫的HCC系统性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图1.获得完全病*学应答(HBVDNA20IU/mL)可显著降低疾病进展风险我国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1],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ETV、TDF或TAF治疗24周,若HBVDNA2×IU/mL,排除依从性和检测误差后,建议调整NAs治疗,其中应用ETV者换用TDF或TAF。基于上述考量,将患者抗病*治疗方案由原有的ETV调整为TAF25mgQD,抗肝癌系统性治疗方案为仑伐替尼8mgQD+卡瑞利珠单抗mgQ3W,方案维持使用至今,并使用水飞蓟、熊去氧胆酸胶囊(UDCA)等药物行保肝治疗。患者肿瘤标志物变化如图2所示,均在治疗后显著下降,至-08-04时基本恢复正常;末次随访(-10-29)时影像学检查,见肝内原发灶及椎体转移灶均明显缩小,按mRECIST标准评价疗效为部分缓解(PR),患者诉腰痛及双下肢放射痛明显好转,PS评分1分,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未报告与抗HCC治疗有关的2级以上不良反应。图2.患者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两项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在抗病*治疗方面,患者HBsAg、HBeAg定量均在治疗开始后显著下降(HBeAg仍为阳性),至-8-4时HBVDNA已小于10IU/mL(见图3),ALT、AST等肝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骨密度及肾功能均正常。后续将继续TAF抗病*及现有HCC系统治疗方案,监测病*学、生化学应答状况,评估HCC系统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图3.患者HBVDNA定量在治疗开始后的变化情况

病例分析

本例患者在确诊CHB后未规律随访,最终进展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HCC,提示了CHB治疗中规范化随访和监测的重要性,以及低病*血症在CHB疾病进展中的潜在危害;而在换用TAF抗病*治疗后,患者迅速达到病*学应答,且肝功能实现复常,为后续抗肿瘤治疗中,靶免联合方案的良好疗效奠定了充分的基础。专家点评这是一例临床实践中情况复杂、处理得当、疗效良好的精彩案例,在充分的多学科讨论,并参考最新权威指南后,患者接受的TAF抗病*治疗、靶免联合抗HCC治疗都收效显著,临床获益明确,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病例3

一例多位点突变慢乙肝患者挽救治疗成功病例分享王医院肝病科

病例介绍

患者纪某,女,58岁,既往有CHB病史30余年。现病史:患者30余年前检查发现乙肝标志物阳性,20年前开始使用LAM治疗,年LAM耐药后联合ADV继续治疗,联合ADV后HBsAg、HBVDNA定量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患者抗病*治疗依从性好、坚持规律服药。表3.患者使用LAM+ADV联合治疗后各项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患者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史均无特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及心肺腹查体无特殊,除可见肝掌外无其它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血清学检测:HBsAg.77IU/mL(+),抗-HBe0.02S/CO(+),抗-HBc8.66S/CO(+),HBeAg(-)

HBV病*学检测:HBVDNA5.55xIU/mL(参考值<20IU/mL)血液生化检查:ALT20U/L,ALPU/L,GGT14U/L,CR64μ/L,Ca2.27mmol/L,P0.94mmol/L(0.85-1.51),eGFR93.05mL/min(90-),CHO3.74mmol/L(2.4-5.2),LDL2.11mmol/L(2.07-3.37),TG0.78mmol/L(0.38-2.30)肿瘤标记物:AFP3.42ng/mLHBV耐药位点检测(年检测):rtMV/I、rtLM、rtVL,对LAM、替比夫定、恩曲他滨、ETV均耐药,仅对ADV和TDF敏感。

腹部彩超:肝脏弥漫性病变,脂肪肝;瞬时弹性成像:E5.6kpa,CAPdB/m

入院诊断

HBeAg阴性CHB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治疗经过

从年《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耐药及其管理》专家共识[3]开始,我国相关指南和共识就对CHB耐药患者的挽救治疗进行推荐,至年版CHB防治指南则推荐,对LAM、ADV、ETV等药物耐药的患者换用TDF或TAF治疗。鉴于TAF相对更低的骨肾安全性风险[4],推荐患者治疗方案调整为TAF25mgQD,患者经考虑经济条件后首先选用TDF治疗,至治疗7个月时HBVDNA定量降至检测下限(20IU/mL)以下,但碱性磷酸酶(ALP)及肌酐水平升高,eGFR及血磷水平下降(见图4),经再次沟通后,患者从年7月开始换用TAF治疗。图4.患者开始使用TDF后部分随访指标变化情况患者换用TAF治疗后,各项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如表4所示,可见HBVDNA继续低于更高敏的检测下限(10IU/mL),HBsAg定量稳步下降;肌酐、eGFR及血磷水平在换用TAF治疗2个月后基本复常,ALP在换药14个月后降至正常水平,此外患者骨密度也由TDF治疗时的骨质疏松(T值-2.9,Z值-2.5)改善至骨量减少状态(T值-1.5,Z值-1.1)。表4.患者换用TAF治疗后各项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

病例分析

本例患者的抗病*治疗始于高耐药基因屏障的核苷(酸)类似物上市前,因此已存在HBV多位点耐药变异,且可能因LAM、ADV治疗导致了骨肾风险,但经TAF挽救治疗后,患者HBVDNA持续低于检测下限,骨肾相关指标也得到改善,体现了TAF在此类人群中的治疗价值。专家点评患者的HBV感染史和CHB治疗史都较为漫长,因此根据耐药位点检测和骨肾安全性考量,最终调整为TAF治疗是正确的选择。本病例也提示对TAF治疗患者,同样应密切监测骨肾相关指标;由于患者年龄偏大,追求HBeAg阴转等治疗目标存在一定困难,这是治疗中应注意与年轻患者区分之处。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